跳到主内容

FLL 经验分享

我想在此分享一些FLL 机器人比赛的教练经验, 特别是常见的问题. 但是不会涉及细节, 例如某个功能代码应该怎么写.

关于 FLL 比赛

目的

我个人认为这个过程是非常锻炼娃的. 如果能认真做完所有事情, 是可以提升思考做事层次的. 如果一开始就冲着拿奖去的, 这个反而会有一定的偶然性.

流程

  • 4月~7月: 可以先准备起来, 熟悉机器人编程. 同时创新项目大方向已经出来, 可以先做一些相关研究.
  • 8月: FLL 会公布本年度的主题, 发布地图.
  • 10月: 有的 FRC / FTC 队伍会组织模拟比赛, 给出一些建议, 能参加还是挺不错的.
  • 11月~12月: 开始比赛, 一般2~3轮.

项目设置

  • 机器人性能 robot performance: 25%. 没错, 大家最看重的机器人比赛, 只有 1/4 的比重. 其实没有那么重要. 你不需要拿到第一才能进军下一轮. (甚至这个项目拿到第一, 但是其他轮的分数太低, 也有可能什么都拿不到, 毕竟很难有说服力. )
  • 机器人设计 robot design: 25%. 5 分钟向裁判讲解自己队的机器人设计.
  • 创新项目 innovative project: 25%. 5 分钟向裁判讲解自己队的创新项目.
  • 团队精神 core value: 25%. 现在没有专门的考核了, 主要查看队员之间的互动. 就是看看又没有团魂了.

误差

  • 很多人一听到乐高, 感觉很容易, 毕竟买一包玩具回家, 照着图纸做, 100% 成功.
  • 然而这个比赛的设置其实在另外一个层次:
    • 机器人的设计是没有图纸的, 需要每个队自己来设计打造.
    • 每年任务不一样, 那就需要用乐高来搭建不同的部件来配合机器人完成, 这个也是需要每个队自己进行设计.
    • 家里的桌子/比赛的桌子/上面布置的任务, 都是由不同的人来完成的, 都有不同的状况. 并不是像计算器一样, 1+1 一定等于 2. 机器人跑出来一定会有__误差__! 这就和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样, 并没有简单的解法.
  • 教练的一个任务就是教会队员怎么认识误差, 怎么处理误差, 如何通过一些传感器来校准/减少误差.
    • 举个例子, 颜色传感器可以读取地图上的颜色/光的强度. 但是在不同的地方, 也许是日光灯, 也许是室外, 你读到的值范围就不一样. 机器人在家每次可以判断出到达黑线, 但是在比赛场地, 就是可能找不到黑线, 最后跑迷路了. 有的队会在比赛前进行一次校准, 用机器人在实际地图上读一下各个颜色的值, 然后再比赛.
  • 所以我的感觉是学生要到初中(7/8年级)左右才能更好理解这些工程的内容 (甚至很多家长都无法理解这些, 娃很挫折, 家长在旁边更挫折, 为什么每次跑出来都不一样?!).

scratch vs python

  • 有好几个家长问过我, 是不是用 python 就更加稳健? 不容易有误差? 答案很明显是.
  • scratch 和 python 在本质上等价的, python 能完成的事情, scratch 也能完成, 反之亦然. 这两个都是工具.
  • python 的好处是可以方便进行一些复杂的逻辑计算, scratch 也行, 但是写下来很难阅读.
    • 那对队员的要求就是, 他们要能够操作 python, 并且能够写出复杂的逻辑, 这个需要很多的经验和学习才行.
  • 打个比方, 写文章, 有人写得好, 有人写得差. 为什么我每个字都看得懂, 放在一起就是不対劲呢? 写得好的人, 必然已经打磨过自己的思维和表达, 当写文章的时候, 文字只是一个工具.
  • 同样道理, 如果 scratch 都整不好, 我相信 python 不会成为一个利器, 毕竟真正需要的是如何应对误差的思路.

迭代 (iteration)

  • 学生需要通过迭代来理解误差, 学习新技术.
  • 这个过程非常枯燥, 需要耐得住寂寞.
  • (此处还可以补充1千字, 等俺有空再加上)

经验

  • 队伍成功需要多年积累. 这几年我也遇到过不少队伍, 有几个队伍我还挺喜欢的, 你能看出他/她们的精神面貌, 接人待物都很成熟稳重, 绝对不是一年两年就能锻炼出来. 换个角度, 如果有学生能坚持这个活动(不被奖项这种东西困扰), 几年下来, 这个学生一定是个优秀的人才.
  • 纪律很重要. 不是所有娃/家长都是很投入很合作, 各种神奇的操作很多. 例如平时不贡献, 最后跳出来抢功劳的. 例如偷偷打游戏还拖别人下水的. 还有家长跳出来说分配不公要抓阄等等. 这个很考验教练的管理能力. 我感觉需要通过几年的人员调整来保留合适的队员, 他们才能自我运作起来.